学风建设属于学科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学风传承行动当中,为了让学风成为师生关心、理解、崇尚的命题,实现“实质性改观”的总目标,各个学校拿出了实际方案,力求让学风建设成为师生“日常”。
编者按优良学风的形成与传承是造就优秀育人环境的根本,也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
2019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各高校院所积极探索传承优良学风的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日起,本报推出“学风传承行动”系列报道,带您看看各大高校院所为了学风传承都用了哪些高招。
“姜老为祖国潜心治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看完母校制作的原创话剧《姜维壮》,中央财经大学2020级研究生翟倩这样感慨道。这部让她感动落泪的“大师剧”,作为中国科协学风传承行动支持项目的一部分,已上线“风启学林”网站,向全网观众免费播出。
2020年起,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展学风传承行动。该行动依托高校院所,以拍摄制作学风主题视频等适合青年群体的活动方式,将科学家精神植入思政教育,培育优良学风,涵养科研生态。2021年,“风启学林”主题社区建成;如今,已有近300所高校入驻,上传形式多元的学风主题作品5000余部。
让学风建设成为师生“日常”
2019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的总目标。
在学风传承行动当中,为了让学风成为师生关心、理解、崇尚的命题,实现“实质性改观”的总目标,各个学校拿出了实际方案,力求让学风建设成为师生“日常”。
“有时候,大科学家的经历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主见,强调‘眼见为实’。我们的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学风的濡染。”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已经连续2年参与“学风传承行动”的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张宇庆说。
张宇庆介绍,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学风传承活动当中,既有院士讲座这种比较传统的传授模式,也有更加直观的实践考察。例如,该校曾组织师生跟随城建学部教授李强,前往宁夏西海固地区考察“扬黄工程”与生态移民。团队成员之一、北京工业大学学生邵丹丹表示,看到老师挨家挨户地访问,把专业知识运用到民生实践当中,这让她深受触动。
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辅导员曹刚剑参与了该院学风传承行动多个视频作品的制作。其中《寻访老兵学党史·扎根行业筑情怀》记录了该院师生与老教师王仿荀的互动访谈会。王仿荀既是新中国第一代海道测量人员,也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访谈会后,王仿荀向学院捐赠了自己用了几十年的测绘工具书。
“1953年,王仿荀老师参加了抗美援朝朝鲜西海岸战略要地建设130岸炮阵地实地勘测工作。他的经历就是用科研工作保家卫国的真实写照。他向学院捐赠的笔记也是一个象征,体现了学风的传承。”曹刚剑感叹说。
曹刚剑表示,学风建设属于学科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学风传承行动是个贴地气的项目,在设计活动时,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是最重要的目标。
挖掘身边“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榜样
北京工商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杨艳萍介绍说,2020年,学校制作了一个关于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刘慧琳的视频。刘慧琳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果十分突出,担任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期间也广受学生好评。
视频发布后,该校青年教师申请科学基金的积极性提高了,获批数量也多了。“我们发掘身边的老中青学风榜样,收获这样的效果,可以说是超出了预期。”杨艳萍告诉记者。
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彦认为,除了著名科学家,学生教师身边体现优秀学风的真实案例也值得挖掘、宣传,这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人和事,是学风传承链条上的关键环节。
张宇庆在活动中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越是大科学家,就越要强调他身上的小事和细节。越是年轻人,就越要强调他们事业和志向的伟大。做出来的视频、作品,要想办法让学生看到、摸到。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的学风感染、影响更多人。”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金军说,在北京理工大学,他们将学风传承行动和该校承接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结合起来。该校在资料馆藏基地举行学风主题展览,号召学生报名充当讲解员。“有的学生为了做好讲解工作,就自主查询了许多关于科学家的资料。通过这种形式,科学家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资料馆里的老物件也有了‘温度’。”金军说。
不同高校要有不同学风建设特色
学风一词外延广泛,内涵也很丰富,不仅适用于理工农医的科研工作,也适用于人文社科艺术的学术工作。治学精神、治学规范不是少数学科的“特别标准”,更不只是个别大科学家身上的崇高美德。在学风传承活动当中,不同高校、专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设计活动,因材施教传承学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施的项目名为“煤炭行业特色高校学风建设与百年传承”。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帅表示,项目内容完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通过学校活动、实践课等形式,体现了能源领域的学风特色。北京印刷学院教师巫建表示,学校项目结合了理工科和艺术类特点,既讲述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也有特色文创作品作为载体。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杨思博提到,为求参与度与流传度,该校的项目作品强调使用交互媒体技术,并从学生当中征集视频作品,走“小而美”的独特路线。
李彦介绍说,学会利用自身资源,联系统筹了多所林业类高校的学风传承活动。例如“弘扬科学家精神、致敬林苑大先生”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名人诞辰纪念、纪录片展映等。
广西艺术学院联合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共同打造话剧《少年黄大年》。该校艺术学院副书记聂枚表示,该剧成为广西首部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原创主题话剧,首演的同时组织全区超600万人次中小学生观看线上直播,实现了话剧艺术与党史学习教育、学风建设相结合,成功开启了“高校+高中”联合创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金军提到,北京理工大学这种学科设置多元化的院校,也注意结合不同院系特点开展活动。“我们既有机电学院这样的老牌工科院系,也有设计与艺术学院这样的‘前卫’学科。所以我们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例如针对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学生,我们就组织了老科学家肖像手绘大赛,并且全校学生都可以自愿投稿,体验丰富多彩的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
2022年是“风启学林”平台启用的第二年,也是中国科协牵头开展学风传承行动的第三年。目前,荣获“风启学林2021年度优秀传播作品”称号的10部优秀作品已在微博、抖音、央视频、人民数字联播网等10余家平台发布。
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2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称,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五部门将共同推动建设“学风涵养工作室”,打造“风启学林”社交媒体平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以科学家精神、学风为主题的网络思政内容将会在青年社区中获得更多传播力、影响力。
(记者 孙明源)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4-21
04-20
04-20
04-20
04-19
04-19
04-19
04-18
04-18
04-18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