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在通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上,转型发展成为必由之路。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出台,从国家层面倡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贺州学院作为广西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以“三聚焦·三协同”模式有力破解了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主体缺失、竞争力不强等重重困境,在西部地方本科院校中形成了示范引领。
聚焦人才培养合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衡量高校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是人才培养质量。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师专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着人才培养主体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在国家转型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学校实行开放办学,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起开放融合的多元参与、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一是建立产教融合专职机构,成立办学理事会、合作发展联盟,出台《贺州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推行“两院一体”管理体制,实行共建的行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与挂靠二级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二是汇集多元资源,共建教学平台。与凤凰教育、中兴通讯等15个知名企业,共建覆盖主干专业的教学实践平台近20个,建成凤凰数字媒体学院等13个行业学院。三是“引企入教”,推进“双主体”育人。按照“八个共同”将企业资源有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实行“一课双师”,协同培养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有效缓解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破解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单一主体的困境,形成了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合力。学校教学资源极大丰富,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3个;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聚焦内生发展动力,推动校地融合协同创新。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较为缓慢,除办学资源存在区域失衡现象,还有高校服务地方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推动校地融合,构建“校地共建、校城共生”互动双赢机制,通过建立需求导向的特色学科专业和融合创新平台,推进“四链融合”,实现校地、科教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一是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学校立足区域战略需求,围绕地方“千亿元产业”,优化专业结构,新增了茶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专业20个,形成了食品、康养、材料等特色专业群。二是人才链对接创新链,建立融合创新平台。联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江南大学和广西科学院等,建起支撑地方产业需求的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19个,获批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2个。由此解决了地方高校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链脱节,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等问题,激发出高校作为办学主体的活力。学校的内涵建设明显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提升,呈现出校城共生的效应。
聚焦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专创融合协同发展。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构建了“课堂、基地、平台、园区”四位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所有学生,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一是立足课堂,以“双创课程”“课程双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唤醒创新意识,构建师生共创共同体,实现专创有机融合。二是建好基地,以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省级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实现实践教学运行常态化,推进专业技能与创新实践能力共同提升。三是巧搭平台,通过“漓江学堂”“村镇学院”搭建起合作平台,实现高校间课程的合作、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促进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四是联动园区,以拥有两个国有博物馆的博学园、汇聚众多企业的生态产业园为载体,健全双创教育生态系统,为双创教育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双创教育效能显现,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78项,其中,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1金2银9铜。学校成为广西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连续5年获评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3-22
03-22
03-21
03-18
03-18
03-18
03-17
03-16
03-16
03-15
财经
更多>